企业领袖

首页 > 财经人物 > 企业领袖 >
徐永斌渡劫:中国艺术品教父的“前世今生”(2)
2021-05-13 13:34 来源:东方经济网

  当时,2009年,国内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——"红珊瑚一期"——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艺术品基金年化收益率31%的最高纪录。这直接刺激了金融与艺术的迅速联姻,大量资本开始在艺术品市场上"跑马圈地",徐永斌也就是看到了这个机遇,才将全部工作重心转向于艺术品投资。

  2010年以后,国内艺术品信托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0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虽然只有10款,但发行规模达到7.58亿元。进入2011年,艺术品信托产品暴增至45款,发行规模高达55.0亿元,比2010年增长了626.17%。

  正是此轮艺术品投资热,但关键是,绝大多数艺术品信托要通过拍卖渠道退出。而也就在这封闭的三年、五年里,特别是十八大以后,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早已不是2010年、11年一幅画随便增值三五倍的时候了,艺术品信托的变现突然间困难重重。

  事实上,杏石投资发行的这批基金就是始于艺术品基金的春天,终于艺术品基金的寒冬!

  2014年开始,徐永斌控制的几个基金相继出现了艺术品变现困难,基金到期难以兑付的情况。不过再怎么样,这也是市场商业行为,基金由银行承销,这本也不至于让徐永斌陷入囹圄,这个时候他也在积极与投资人协商,资金未归还部分,由投资的艺术品作为冲抵。

  祸不单行,本来艺术品基金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大环境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但也就是这个2014年,在徐永斌刚好费尽所有心力即将处理好基金兑付问题之际,证监会发布了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》,首次将以艺术品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纳入了监管范畴,并明确合伙制基金适用此监督管理办法,徐永斌的杏石投资被直接立案调查,徐永斌也因为所控基金没有进入中基协的备案锒铛入狱。

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创意与金融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蔺道军表示,“艺术品更应该被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进行中长期投资,其特殊性不适合‘短、平、快’投机。艺术品具有审美的滞后性和价值实现的长期性,它带给人更多的是精神享受,社会的进步对于这种审美给予认可与褒奖时,艺术品的价值才能有好的体现。”

  徐永斌后来也表示:“当时我只看中了艺术品基金本身逻辑的合理性,却忽略了政策环境的变化因素。当然,相关职能部门作出这样的决策,有他们的通盘考虑,我个人是理解的,也只有更好的监管,才能让市场远离无序。”

  渡劫

  在提审期间,徐永斌未指控任何一名同事和合伙人,一个人扛下了所有,后来他问过徐永斌为什么要这样做,徐回答:这并不是我故作伟大,因为本来这个事情就是我的意志,别人只是听从命令行事,我怎么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呢?我犯的错,就让我来赎罪吧! 入狱后,徐并没有自暴自弃,他的心却静了下来,他在反思艺术品市场前几年的野蛮发展是不是正常的常态;他反思艺术品给人精神享受的本身价值是不是被自己忽略了。世人皆醉自己也跟着醉,亦或者说都是装醉?

  难道自己错了?

  是的,自己错了,如果艺术品离开了大众,世人只去追逐它的资本属性甚至炒作,那么,建立在如此模式下的金融体系,无异于是无根浮萍。

  徐永斌再一次拿起了道德经,他寄出的一篇笔记写道:

  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天地所以能够长久,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,所以能够长久。艺术品的价值我们其实无法量化,所谓拍卖与评估,无非是我们强行赋予它的资本属性。如果仅仅是出于对其‘美’的认可,尚无可厚非,但是为了价值去塑造价值,这就是强求,故道德经认为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。

  之后徐遍览中医、经络、穴位等书籍,天天给自己拿捏调理,身上的许多隐疾居然不治而愈。同监舍的狱友都笑称他为“神医”。

  涅槃今生

  在监狱服刑期间,他从易经开始,系统性地学习了国学、西方管理学、孙子兵法以及著名企业家的成败案例,自己戏称打通了企业经营的任督二脉。近五年的面壁思过后,他出狱再次创业,结果如何,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不管结果如何,他是一个很有想法且不断尝试的人,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。至于是非功过,后人自有评价。

  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由客户提供,仅供参考,读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